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2022 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社區小劇場與國際觀光劇場

◎ 蔡建福(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感謝東台灣研究會提供本圖。
※感謝東台灣研究會提供本圖。
最近,我們看到花蓮縣政府努力地推動立霧溪出海口的觀光劇場計畫,姑且不論所選擇的興建地點,是否為易受災害的洪患平原,是否為防沙固沙的保安林地,為原住民傳統領域,亦或是海嘯的高危險區域,這裡,我們將從在地劇團出發,來思考劇場的議題。

這些年來,花蓮有幾個社區小劇團經歷了他們各自的崛起,成功,與沒落,這些社區劇團悄悄地召喚著社區居民的參與,上演著一幕幕移民、農耕、遷徙、被壓迫、傳統文化、童年記憶、未來發展願景等等與他們切身相關的劇碼,藉由這些參與、準備、演出,以及互動交流,漂亮地完成了社區劇場所擅長的,觀演者之間的情緒感染、移情作用,以及內外部群體的認同。

首先要介紹的是赤科山的「十三彎劇團」。這個劇團是由一群山上的農夫與他們的小孩們所組成,所以也可稱作是一個農民劇團,劇團的成員利用農暇時間排練,演出赤科山的移民歷史,以及農業生活的點點滴滴,表演的戲劇中也讓小孩們扮演青蛙、昆蟲等等生物,以強化生態保育的觀念。

赤科山的居民多半是當初八七水災後,遷徙來後山討生活的農民,他們選擇了必須更辛勞工作才能夠有所收穫的金針產業,而種植金針的土地因為是林班地,有很多的限制,農民們多年來因此有著一種不確定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合法取得土地。他們以小時候下山上學的步道為名,那曲曲折折的山路共有十三個轉彎,因此,將劇團的名稱取為「十三彎」,是希望喚起一種集體記憶,讓山上的居民都能夠認知這些共同的歷史與困境。劇團在山上有自己的表演場地,也偶爾受邀到玉里鎮上、花蓮市或台北等其他地方演出。

第二個要介紹的是瑞穗富源的「拔仔庄社區劇團」,由於劇團的成員主要是由阿婆組成,所以也被暱稱「阿婆劇團」。劇團的阿婆們以他們的生活背景做為戲劇的藍本,重現四、五十年前農村困苦的生活,尤其是當時的女性被迫做為養女或同養媳的故事。

這個劇團的阿婆們,是從十幾年前文建會推社造運動時,就已經開始一起學習繪畫、陶藝、染布、舞獅等等才藝,針對農村的銀髮族,早就已經建立了一個令人讚嘆的、完整的社區學習系統,劇團是在這樣一個自發性的社區參與體系中長出來的。阿婆們演出的戲劇,也都是他們親身經歷的故事,所以一上了台,往往會有超過預期,每次都不一樣的情感詮釋,戲裡戲外沒有界線,台上台下也融成一片。

者播(Ce’po)劇團也在豐濱大港口自己的土地上發跡,成長。他們在太平洋岸搭起自己的舞台,演出文化中珍貴流傳的祭儀樂舞,以及年齡階層、巫師與母系社會的部落社會體制,劇團演出的過程,也是部落成員們一次次面對傳統文化的過程,演出題材的選取、採集、編撰與戲劇轉化,演出道具的製作,舞台的搭建、布置,這些工作都有助於他們重新認識自己的部落,反省自己的處境,思考原住民文化在漢文化以及全球化衝擊之下的存續問題。

這些花蓮的在地劇團,在自己的土地上排練、演出自己的故事,真實而感人。在地社區劇團的本質,其實上演的是一場台上、台下、觀者、演者之間的社會心理活動,表演者、表演內容、觀眾,三者形成了一個情緒的迴路,演出的過程,彼此的意識在這個迴路中迴旋激盪,達到互相的淨化、解放與覺醒。

這樣的「民眾劇場」,本質上也會是一種「去教育」、「去消費」、「非娛樂」與「地場性」、「小型化」的劇場,劇團的演出不是為了教化人心,不是為了商業目的,也不是一眛地追求大型化與綜藝化,而是為了讓觀者與演者藉由演出的氛圍,在眼神的交流中審視彼此的存在;這個演出的氛圍需要與故事的地點相結合,因此在地的演出是很重要的,不論是拔仔庄阿婆的家鄉、十三彎劇團農夫們的上學路,或是,港口太平洋岸的原住民祭場,最好是由觀眾親身到劇團的所在地,去感受故事的真實性。

花蓮不是沒有劇團,當在位者開始思考要發展這個地方的劇團、劇場的同時,如果心裡面沒有這些在地元素的編織與融入,那麼,二十六億元只會是一筆工程預算。

※本文經作者同意,全文轉載自更生日報,同時轉載至東海岸評論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便捷與封閉,禁錮與自由—後山交通的新思維


◎ 蔡建福(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感謝東台灣研究會提供本圖。
※感謝東台灣研究會提供本圖。
交通的目的,不外乎服務人的來去,貨物的流通,和資訊的傳遞。

在封閉的年代,便捷的交通,的確帶來了幸福感;久別重逢的親人、友人、愛人,藉由彼此的造訪而得到情感的維繫,所謂有朋自遠方來、君自故鄉來、何日君再來……。現代人更由於身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環境中,集體經歷著快速的步調、壓迫的空間與複雜的人際關係,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過得無比的緊張;而便捷的交通帶著人們去休閒旅遊,抒解情緒,放空靈魂,也是一大貢獻。貨物的流通則代表著搬有運無,米糧食物、家具建材等等生活用品,可以跨區域甚至跨國界地運輸流動,滿足各種精神與物質生活的渴望。而大量資訊的傳遞、知識的解放,以及臉書與各種電腦軟體的發明,使得人與人間無障礙地連結著,讓人覺得更加地自由自在而不受箝制。

然而,生活中超越所需的頻繁交通,是否也讓我們逐漸失去了什麼?這些便捷與自由,表面上看似擺脫了封閉與禁錮,但事實上,當交通成了「工具」,追求幸福的「目的」變得不再重要時,這一切便出了大問題。

人、貨物、資訊的便捷流動,是現代生活的表層象徵元素,彷彿缺少了這個,人類就像回到了石器時代,動彈不得。然而,當我們的天空充滿了來往的飛機,地上充滿了道路、停車場和汽車,空氣裡的二氧化碳含量成倍數地增加,地球上極端氣候於是頻頻出現。因為人類的活動,動植物的生態棲地不斷地被破壞,使得物種比自然的條件下快一千倍的速度滅絕,當我們品嚐著跨國運送來的食物美味,當我們享受著無比的便捷與自由的同時,我們的內心是否開始覺得忐忑不安。

無限制地製造與使用科技產品,消耗了地球的大量資源,大批的、重複不斷的旅遊人次,事實上代表著人類內心的巨大空虛;長途、大量的通勤行為,耗費了時間與交通設施,是城鄉規劃的不當,也是產業結構的瑕疵;大量資訊的傳遞,使得生活環境中充滿了無所不在的電磁波,人們的人際關係過度地負荷,遠端的大量訊息,空洞化了真實的感受,阻絕了與周遭人事物的親密連結。

德國人的週末假期,並不像我們一樣,疲於奔命地從事遠地的旅遊,他們多半留在家中修理屋頂、整理庭院,一家人團聚,喝個下午茶,家庭生活是最佳的休閒;居家環境的可居性營造可以讓休閒生活不必過度倚賴交通,生態觀點的城鄉規劃是可居生活的重要元素,友善職場工作條件的提升,使得在地就業歡喜工作成為可能,而這樣的可能性,多要與在地的環境本質與個人的天賦才能進行編織結合,提供有意義的服務,共享榮譽,而不是無止境的財富累積與GDP成長的精密計算。在地教育的體質不良與目標錯亂,造成了過多的通學旅次,知識和情操的培養應建構在生活中對於周遭人事物的關懷,尊嚴、勇氣和負責任的人格養成,才是重點。在地就業與就學的環境條件與內在本質的營造,事關就業型態與教育資源的配置,可降低通勤通學的旅次;吃在地食物,支持在地農業,減少不必要的加工食品及過於精緻的料理,才吃得到食物的原味和健康,不但實踐了身土不二的理念,也同時縮短了食物里程,支持了地區經濟;時時提醒自己,摒除人際關係的過度負載,深度經營身邊的家人、同事與友伴,留意真實生活中的社區事務,參與社區組織的成長,關心鄰家的老人與青少年,關心附近溪流水質與農田土壤的清淨,保護鳥類、昆蟲、魚類等等生態棲息地的完整;減少垃圾資訊的接收,降低商業誘惑的影響,堅持儉樸生活、綠色消費,如此一來,才會得到真正的自由,一昧地追求便捷的交通,只會讓幸福變得更遙遠,心靈更加地封閉與禁錮。

無庸置疑,人們最大的幸福,並不是維繫在過度的交通條件上。作為一個延遲開發或被冠上發展落後的這一塊花東淨土,正好有機會提供一個新社會理想的實踐場域,而現代社會一切的反省和警惕,大部分是來自於GDP成長的迷思和義無反顧的交通建設舊思維,然而,這一股不假思索的力量,正導引著後山五十萬居民走一條悖離幸福的不歸路。

※本文經作者同意,全文轉載自更生日報同時轉載至東海岸評論
※相關連結: 花蓮好事集花蓮樸門部落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花東條例永續發展策略計畫的建言

◎蔡建福(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感謝東台灣研究會提供本圖。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四月中旬將在花東兩縣連續辦理三天共五場的論壇,邀請各界針對花東地區發展條例即將擬定的「永續發展策略計畫」發表建言。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民國100年6月13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6月29日由總統公布施行,條例的第四條明訂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每四年檢討一次,中央主管機關目前在行政院經建會,因此由經建會來辦理策略計畫的擬定。條例的第五條又規定,縣主管機關應分別或共同依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擬訂四年一期的「綜合發展實施方案」,綜合發展實施方案應配合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進行必要的修正並適時作滾動式的檢討。

從這兩個條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中央擬定策略計畫,花蓮、台東兩縣的地方政府將擬定綜合發展實施方案以對應之,雖然不見得縣級單位可以包辦條例中所匡列預算的所有分派權,但也被賦予了很大的建議權。

這樣的安排,也讓我們產生了很大的疑慮。

回顧晚近數十年來台灣的地方自治史,縣與鄉的運作一直處於民主制度的極端不成熟階段,不論是首長選舉、議會民代或鄉市民代表,都呈現著一種不被信任的狀態;選前的綁樁、賄選、民粹、黑金、派系,選後的索取回扣、炒作地皮、公共資源仲介,種種問題因選舉而衍生出來,或者涉案除權重選、或者貪污違法判刑,已經變成台灣選舉的常態,甚至先前一段時間有強大的民意要求廢除鄉這個層級,大家期待至少讓這些選舉的紛擾產生某種程度的改善。

地方自治原是安排一個最能貼近地方需求的民意機制,來治理自己,這個機制本來應該是設計要選出具備理想性格的人,大家希望這樣的人選應是一時之選,是社會賢達、清流,以確定其能夠摒除私利,來為我們謀取最大的福祉;然而,台灣地方自治現況的實際呈現並非如此。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所匡列的鉅額預算,未來將在這樣不成熟的政治制度中所產生的讓人深具疑慮的團隊來推動所謂的永續發展,這將使得條例的美意大打折扣,永續發展的未來仍然遙不可及。因此,我們必須思考,在現狀條件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如何在策略計畫的擬定過程中,提出一個靈活透明的檢視監督機制,以確保條例執行的公共化與永續化。

從七0年代末期以來,台灣社會的非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蓬勃發展,在環保生態、社會福利、社會正義、弱勢照顧、價值美學等等層面均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一些不是以個人利益或權力爭奪為訴求的社團組織,逐漸地成為台灣社會的良心,也是比較能夠有機會來抗衡、引導國家社會走向良善、永續的力量,若能夠將這一股清流,適時地配置入,成為花東條例策略計畫擬定的內容,這將會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性「策略」,讓全國人民產生一個正向的期待。

實際的作法上,其實只要一個簡單的設計,就可達到很好的效果。

毫無疑問地,條文中第十二條所作出的十年四百億永續發展基金的承諾,將來一定會在各方勢力的角逐之下,成為一件件用錢的方案,或許是工程、或許不是,在各級政府政權維繫的權衡和民眾個人利益的盤算之下,一不小心,就會傷害這個地區的永續未來。我們期待在這個時候,代表台灣社會良心的這些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能夠被編織入策略計畫的一環,在提案與監督的過程中,扮演一個具備俠客義行、黑暗明燈的角色,斬奸除惡,照亮這個地區的每一個黑暗角落。

※本文經作者同意,全文轉載自更生日報,同時轉載至東海岸評論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2022 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原民文化 花東亮點

◎帖喇.尤道(太魯閣族自治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



※感謝東台灣研究會提供本圖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一百年六月施行,近日中央、地方及民間分別在台東及花蓮舉辦五場論壇。筆者以民間代表身分為「社會永續」論壇的成員,與會成員普遍認為東部地區因為原住民族人口所占的比率比台灣其他地區還要高,有豐富多元的人文特質、乾淨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條件,若能有效的運用,將可營造花東地區文化產業品牌特色。

台灣原住民族的問題是源於「歷史的創傷」,政府遷台以來是以「同化政策」主控了漢、原的族群關係,不但造成漢、原之間的緊張衝突,製造了刻板印象,尤其甚者是對台灣各個原住民族的文化、語言造成嚴重的破壞與流失。統治政策改變了原住民的生活環境及社會結構,並與原住民傳統的觀念產生衝突,造成整個族群集體歷史與文化的傷痕,也衍伸出許多問題,其結果是原住民族人才結構性流失,回家的道路愈來愈遠。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從政策、制度上著手。

迄今學校教育目標仍是以「漢文化認同取向」為主軸,縱使課程綱要一再修訂,教育的方式終究徘徊在漢化、融合與大熔爐的結構裡,漸漸地失去原住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政府的族群關係意識形態若是不變,任何教育政策都將無法改變現狀,根本的做法必須要再回到教育來重建原住民族的文化,若未能從教育體制裡根本性的改變,還想要發展原住民族文化特色,恐都將無法有具體明顯的成果,因為教育是深化、傳承文化最有力的工具。

筆者認為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應從成立「原住民民族學校」、「示範部落」做起,亦即原住民族文化是要「從哪裡流失,就要從那裡找回來」。做法上,應建立雙軌教育體系,即除現行學校系統外,再建立原住民民族教育體系,學制與現行一般教育相互銜接。雙軌教育體系的建立並非是作教育的區隔或分流,而是希望展現更多的教育風貌,及為能有效的推展原住民民族教育,發展文化特殊性。

以現行鄉鎮為區域成立以原住民民族為主體的「民族小學」及附屬幼稚園, 再逐步延伸民族中學。原住民民族教育,應規劃「雙文化認同取向」的教育目標。課程、教材的設計、編輯及師資聘用則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的精神,至於非主流課程及教材如「藝術與人文課程」、「彈性課程」及「健康與體育課程」,應發展與在地文化相連結的課程教材,師資的養成教育著重多元文化的外加能力。

另成立以原住民民族為主體的「示範部落」(以花蓮縣為例,成立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葛瑪蘭族、撒奇萊亞族的示範部落;台東縣為例,成立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等示範部落)。「原住民民族學校」是「示範部落」人才的培力基地、包括手工藝、雕刻、歌舞等,發展及呈現民族及文化的主體性,展現文化的多樣性。

示範部落的概念,主要是在建構以知識做為基礎,原住民為主體,深化而有系統的整合原住民各民族的文化,並發展「創造性的就業」(如導覽解說、傳統美食、手工藝品及歌舞展演等),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原住民族知識技藝品質,讓文化的展演回原鄉,文化才會有生機、有生命力,原住民人才也才願意回流。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應編列預算推動成立「原住民民族學校」、「示範部落」,原住民族文化是人類共有資產,維護文化資產是台灣人共有的責任。應先要讓原住民族文化從「根部」復活,「人文」與「自然」均衡發展,接納從地方思維出發的發展主張,才有機會建立花東地區產業品牌特色,達成東部區域永續發展的目標。

※本文經作者同意,全文轉載自中國時報,同時轉載至東海岸評論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4/21(六)台東場【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通過了,花東到底怎麼發?十年四百億該怎麼花?
2月份開始,花東的伙伴們,透過在地經驗的分享、專業發展論述的整理,持續不斷地交換意見、腦力激盪,期待更好的願景及行動方案的發想與提出。
民間對政府的規劃有什麼想法?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第二次台東論壇,邀請您來參與!

時間:2012421() 09301630
地點:台東大學台東校區教學大樓T102教室
報名聯絡人:李美貞/089-347660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089-347660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2022forum@gmail.com

聯合發起單位: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東台灣研究會、東部發展聯盟、東海岸文教基金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自然形成空間工作室、冉而山劇場、藍色日出、有人在家、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海風咖啡、好的創藝工作室、Mr.C&C工作室、財團法人平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台東大學體育學系

4/21聯合論壇-台東場次線上報名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第一次花東聯合論壇 百人參與 共思未來

◎東部發展聯盟

3/17逾百人參加花東民間團體自辦「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討論「十年四百億」花東發展基金使用方向
3/17逾百人參加花東民間自辦「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討論「十年四百億」花東發展基金使用方向

立法院本月開始進行「花東地區發展條例」預算之審核,而3月17日在東華大學,花蓮台東兩地民間團體自發性舉辦「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公開討論四百億花東發展基金之使用,逾百名民眾熱烈響應至現場參加。該論壇發起單位包括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東台灣研究會、東部發展聯盟…等數十個花東地方的民間團體、學術組織及小型工作室、店家。除了針對「花東發展議題」進行討論,另一方面也主動追蹤、監督政府在四百億花東發展基金運用的規劃內容,定期將資訊公布於「東海岸評論」網站讓民眾了解。未來一年內將進行數次,並且輪流於台東、花蓮兩地舉辦,以激盪更多火花。

論壇將持續舉辦一年,廣邀各界持續關注

3月17日上午,先由東台灣研究會召集人夏黎明、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夏禹九院長、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戴興盛副教授、東部發展聯盟蔡中岳等多位發起人進行論壇內容作介紹,下午是花蓮、台東民眾交流討論,有產業、交通、觀光、都市發展、文化藝術、農業、社福、醫療、教育、生態與防災、原住民族發展…等約十項主題。同時,該論壇也邀請政府規劃團隊以及各領域人士來了解民眾的想法,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花蓮區域立委王廷升、以及最早提出花東條例草案的立委蕭美琴當天都出席論壇。

蕭美琴立委出席論壇說明花東發展條例通過後的實質進度及內容
立委蕭美琴在論壇上說明花東發展條例通過後的進度及內容,澄清基金分配非依花東的人口比例分配

論壇提供資料中指出,永續發展的「三重底線」是「終結赤貧(經濟支柱)、社會正義 (社會支柱)、保護天然環境 (環境支柱)」。從此原則出發,主辦單位對「花東地區發展基金」的規劃建議了幾項操作定義,「經濟面」來講,產業應低碳化、綠色化,協助弱勢群體,公益事業與合作經濟產業占整體經濟之比重應提高;「社會面」則是縮小貧富差距,追求族群正義,多元文化共榮;「環境面」來講,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應增加,且隨著我國整體減量目標逐年下降。各項計畫需符合低環境衝擊標準,不得於各級政府機關劃設之環境敏感區進行硬體開發建設。



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提出希望花東基金不要排擠其他本就應給花東的預算,並應重視民意、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等多項建議
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提出花東基金不應排擠其他本就應給花東的預算,並應重視民意、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謝立德社長發言中強調,希望(1)花東基金不要排擠其他本就應給花東的預算,(2)應要有公正普遍性調查的多數民意基礎,(3) 「自償性」和「非自償性」計畫應並重,若過度標榜自償性的建設,會落入過多華而不實的計畫,需要有投資效益的風險評估(4)基金的使用要有創意跟彈性。(5)需要一個公平公開的常設審核單位,由有經驗且機動性的在地專業人才組成,(6)重點須放在是否符合經濟、公平正義、人民期待。王廷升立委認為整個條例都要以原住民自治法為精神來實踐,並要求「行政院花東地區發展推動小組設置要點草案」應多納入在地民間組織的成員。立委蕭美琴發言重點則在說明條例的實質進度及內容,說明縣府的規劃都尚未定案,並澄清基金分配不是依花東的人口比例分配,而是依照計畫實際狀況調整。最後,她期望花東條例能夠是一個非選舉考量的政策,並且強調綜合性評估和思考的重要性,避免在地力量的利益分配。

立委王廷升認為整個條例都要以原住民自治法為精神來實踐,並要求推動小組應多納入在地民間組織成員
立委王廷升認為條例應以原住民自治法為精神來實踐,並要求推動小組應多納入在地民間組織成員

民間對花東四百億基金的期待

下午議程中,共有一百多位民眾左右分成十組交流。多次被強調的重點包括:「微型經濟」的模式才能嘉惠廣大的人民,財團資本集中式的商業模式並非完全不好,但會加速貧富差距。因此,政府資源應分散於各社區,鼓勵微型貸款、小型創業,而非集中一地做大型投資。另外,「軟體重於硬體」,譬如政府進行規劃建設前,對在地人的生活模式要有細緻的了解,以及「人心」的建設、人才培育工作重要於硬體建設。另外,多名與會者認為目前政府對四百億的初步規劃中,農業和人才培育太少提及,觀光硬體建設比例過高。

民眾分組討論過程中,多次提出發展微型經濟、人才培育重於硬體建設等建議
民眾分組討論過程中,多次提出發展微型經濟、人才培育重於硬體建設等建議

經建會、花東兩縣的專業規劃團隊都有出席,論壇召集人之一戴興盛表示,會持續整理民間意見,包括「民間需求」、「解決辦法」、「不要什麼」等三個面向,給經建會和花東兩縣政府參考。另外東部發展聯盟蔡中岳認為,四百億分配給兩縣其實並不多,而錢要用在刀口上,不應急病亂投醫,經建會今年僅編列五億來做一年的規劃,認為是正確的做法,寧可多些在地討論,也不要急著定案,以免花了大把的錢又被民間批評。

促進花東地區公民關心自身權益

戴興盛表示,政府有些規劃是值得肯定的,但落到執行時卻問題百出,因此更應與政府積極溝通,長期監督、討論、凝聚民間共識,提供給政府作決策參考,這是公民參與的精神,不是政府與專家學者的特權,「2022花東願壇公民論壇」除了舉辦大大小小面對面座談以外,也會將政府計畫資料及各界評論文章刊載於「東海岸評論」網站專欄,鼓勵有興趣的民眾透過網路,持續關注並參與這影響花蓮台東未來發展的關鍵十年。

※本文全文轉載自東海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