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花東發展 公民要發聲

◎郭靜雯
花東的公民及地方社團在3月17日於花蓮舉行了第一次「花東願景公民論壇」,交流花東兩地公民意見。
花東的公民及地方社團在3月17日於花蓮舉行了第一次「花東願景公民論壇」,交流花東兩地公民意見。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去年100年6月立法院通過,顧名思義此條例針對花蓮、台東兩地的永續發展所編列的特別預算,發展基金為10年400億,中央主管機關為行政院經建會,地方執行機關為花東兩縣政府。條例通過前,民間努力擋下了危及土地公平正義的條款。

政府方面如何推動花東發展?依照條例,由中央主管機關即經建會訂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作為上位指導, 並成立「花東地區永續發展推動小組」, 負責協調、審議、監督與指導花東地區建設及發展,推動原則為計畫引導預算,公務為主、基金為輔、強調合作整合。縣主管機關分別或共同依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擬定4年一期之「綜合發展實施方案」。

台灣的政策公民參與仍在摸索中,在花東發展條例通過後,花東的民間意識到推動花東永續發展,公民的聲音當然不可或缺,而公民對花東的想法、對未來發展的想像到底是什麼?民間豐富的在地經驗及活力又如何轉化成民間真正想要的政府政策中?這些都需要踏出腳步,共聚一堂討論、嘗試。

因此花東兩地的公民自發性舉辦多場農業、產業、環境、都市發展、社福、教育、醫療、原住民族發展、交通、人才培育、文化藝術、觀光等領域的公民發想討論會。

花東的公民及地方社團在3月17日於花蓮舉行了第一次「花東願景公民論壇」,交流花東兩地公民意見。會中超過兩百人參與,熱烈發表對花東10年的發展期待,討論基金該如何規劃運用。

參與者認為,計畫該融入人才培力的概念,真正的發展必須有足夠的人才,推動友善土地的小農、社區型農業,社福教育應以在地居民、弱勢權益為首要考量,建議民間非營利組織也有權申請花東發展基金,落實在地觀點及期待,計畫應以地方為主體、傾聽各階層民眾聲音及需求,也應融入原住民觀點。

開放公民參與機制,多元文化的融合及尊重,縮小貧富差距,更不應只有硬體開發建設,應以環境永續為首要考量,並重視低碳環保。醫療社福以照顧弱勢為先,推動以人性為本的交通發展、完善在地生活機能都是花東人民的願景。

民間會議舉辦後一周,台東縣政府連續舉辦了4場「台東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規劃」座談會,由觀光旅遊處、建設處、原住民族行政處、環境保護局、計畫處各報告縣政府對花東發展條例的規劃及基金運用,並了解地方的意見。

4場的座談會,地方民代及公務人員皆有出席,但一般公民出席的比例仍低,縣府處室報告的規劃內涵,多數仍不離獨尊觀光、建設為先的思維;缺乏各項人才培育的內涵。而社福、醫療、教育、環境友善農業的長遠規劃,更付之闕如。座談會討會時間,除了各地方民代提出需求外,地方民眾在座談會提出了應以在地人才培育為重的聲音。

此4場座談會恐需要釐清的是,經建會的「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仍未正式公佈,縣府各處室在公開座談會對地方民眾報告的計畫內容,是否符合策略計畫永續發展精神?將來是否可以通過、實際推行,都仍是問號,恐怕也有讓地方誤以為這些計劃必為未來花東地方發展基金所要推動項目之疑慮,而民間的意見,如何納入規劃計畫當中,也仍未清楚。

花東地方長久以來都在討論、推動、實踐諸如小農經濟的可能,期待花東發展條例可以用「庶民經濟」為考量,「圖利」花東在地民眾、照顧弱勢族群。

由於多數民眾不清楚條例內容而喪失表達意見之權利,因此呼籲政府應於加強讓地方了解花東地區發展條例,依行政程序法舉行聽證會,擬定更清楚可行的公民參與監督機制,釐清爭議並落實永續發。讓錢留在地方,才是「東部發展」最重要的關鍵。

※本文原載於台灣立報,經作者同意後全文同步刊載於東海岸評論
※感謝東部發展聯盟提供【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3/17第一次花東聯合論壇分組討論照片。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我們的身分 我們的話語 我們的地方

◎夏黎明(台東論壇召集人)



2012年2月18日,台東一群約五十人左右的朋友,用一整天的時間聚會,討論如何運用花東條例,十年四百億的時間與經費,面對地方的未來。2月19日,同樣在花蓮,也有三十位朋友,鎮日聚精會神地分析花東條例所帶來的限制和機會。花蓮和台東的朋友,更是自發性地共同組成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希望在東台灣百年史上頭一回的花東條例進程中,積極參與,貢獻智慧,一起打造地方的願景。

2012/2/18、19台東花蓮兩地分別舉辦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改變花東未來的行動方案。(攝影/吳如媚、林國勳、偉迪、李姮憓)
2012/2/18、19台東花蓮兩地,分別舉辦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改變花東未來的行動方案。(攝影/吳如媚、林國勳、偉迪、李姮憓)
  
這些參與的朋友,有世居花東的人,也有晚近的新移民,有返鄉創業者,也有負笈東部的學子,有早餐店老闆,有咖啡店伙計,有創意市集負責人,有開設計工坊,有退休公務人員,有媒體從業者,有牧師,有教師,有醫師,有社區工作者,有非政府組織成員,有農夫,有民宿業者,有小學校長,有大學院長。職業上和工作上,天差地遠,卻能夠平等地群聚一堂,自掏腰包買便當來開會討論,因為,這些人有著一個共同的身分,我們是花東公民,我們願意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展現熱情,貢獻心力。

面對花東條例,以及龐大的國家機器,我們這一群生活在花東的各行各業朋友,能夠貢獻的,會是什麼呢?我們的願景,我們的論述,能夠切題,能夠形成力量的條件,又會是什麼呢?除了當然是一種民意之外,我們能夠說服政府,採納我們建議方案的正當性基礎,將會是什麼呢?

我們的話語,我們的想像,主要來自於在花東的日常生活經驗。我們對議題的討論,主要不是來自於對數據的掌握,而是來自於藉由生活經驗中所淬煉出的敘事與見解。因此,我們建構願景的脈絡,不是理論,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在地經驗,我們行動方案的提出,不是SWOT分析,而是切身之苦,是曾經走過。可以說,整個論壇的對話,不論是內部或外部的,其正當性建立在對厚實生活經驗的咀嚼與回看。

參與的朋友,來自各行各業,各有專精,但在論壇的分組討論中,每位參與者只有一種身分,我們都是在地居民。因此,都市發展的討論,可以有環保人士,有小學老師,有防災專家,產業議題的討論,可以有社區工作者,規劃師,工坊技師,早餐吧老闆。藉由對在地生活經驗的挖掘與敘事,尋找問題,凝聚共識,建構願景,其間或有爭執,無法聚焦,整個過程卻是深刻的,契合在地脈絡的。由此提煉而出的話語和想像,有其視野上的侷限性,卻富於故事性,生動有力,如此貼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

這是我們的地方,一個充滿著許多人記憶與生命意義的空間。作為在地居民,我們回看這個生活空間,思索個人與地方的關係。作為花東公民,我們更展開具體行動,透過討論,透過對話,試圖建構一套由在地生活經驗出發的願景論述,共同參與花東條例,十年轉型的這一段歷史,也讓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成為許多參與者個人,一段精彩的生命故事。

※全文同步刊載於東海岸評論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218第一次台東論壇側寫

◎整理報導/吳如媚(台東論壇執行)
  
不同領域的台東民眾共聚一堂,針對不同議題熱烈討論著對未來發展的想像(攝影/吳如媚、林國勳)
不同領域的台東民眾共聚一堂,針對不同議題熱烈討論著對未來發展的想像(攝影/吳如媚、林國勳)

2月18日於台東大學舉辦的「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第一次台東論壇,從上午10點至下午5點,齊聚超過五十位來自台東各地的民眾,除了關心花東發展條例可能對於台東及花蓮兩地帶來的轉變,大家並且一同思考,身為台東土地的一份子,我們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論壇分為上下午場,上午場次首先簡介「花東發展條例」與「花東地區發展基金」之內容與運作機制,以及由花東兩地民間自發性地邀集舉辦的「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之成立目標,並說明論壇後續執行的方式與花東兩地的合作模式。

上午場次則為論壇的議題分組討論。針對花東發展條例中所明定的推動項目,我們初步將論壇議題分為十個方向作為分組討論的主軸,分別為交通、農業、產業、觀光、環境、原住民、醫療社福、都市發展、文化藝術與人才培育。而由於當日前來的成員背景與參與人數的分配,最後人才培育與產業併組討論,而文化藝術組則留待論壇之後再行討論。

此時的論壇會場外,中小學聯合運動會場中,同學們聲嘶力竭地為運動員加油、歡呼的聲音,與主持人宣布名次的廣播此起彼落,而論壇會場內也不遑多讓,小組成員之間不盡相同的意見相互切磋討論,釐清問題,建立共識,大家此起彼落的交談聲、笑聲以及熱切的情緒在會場中翻騰迴盪。

經過上午的現狀了解與下午兩個多小時的分組討論後,分組小論壇的成員輪流上台報告,初步針對各項議題提出一些想法與觀察。以下即為各組的整理摘要:

【交通】從區域內與聯外交通兩大方向切入討論

區內交通方面,除了社區型巴士與觀光型巴士之可行性與改善討論外,並針對鐵路、計程車、自行車與人行道等進行現狀分析整理,希望作為後續小論壇討論的內容架構。聯外交通方面,主要則討論鐵路運輸一票難求之困境,在公路方面,交通組則提出,南迴公路需要檢討拓寬過量之問題,或許也可以嘗試不僅單純作為聯外道路,而是景觀道路的規劃來著手。

【農業】以土地為主角,友善環境做為發展的目標

農業組相當積極在台東論壇召開前,率先展開小論壇會議,因此在論壇分享時,非常具體地說明,台東的農業發展,必須以土地為主角,友善環境做為發展的方向,因為面對氣候變遷的加劇及石化能源枯竭的挑戰,如何永續發展將是全球的焦點,農業是非常有競爭力的選項。但目前的農業措施,並無法帶我們面對未來的消費市場,因此,農業組認為,真正的重視及落實友善土地的農業耕作方式,重新思考農地保存的重要性、水資源及生態的維護,以及種子的保存等,並且逐步吸引青年下鄉,將是發展重點。在此前提下,則首先可在銷售管道的健全與教育的落實紮根兩方面努力。除了已經逐步發展的農民市集,還可建置完備的友善小農資訊,社群支持型農業,教育的部分,如農地參訪列入學校課程內等。

【觀光】需同時考量交通、人才培育等面向,朝低碳旅遊發展

觀光組討論的過程中,明白指出台東在發展觀光的條件上,和其他議題是緊密相扣連,例如在交通運輸,公車班次以及腳踏車道的不足與改善,還有與外島連結的港口及其周邊環境提升,都是影響觀光的層面。除了交通外,觀光的發展也欠缺包含食、宿、導覽人員等等的人才培力。一個符合民間對永續的想像,以及強調低碳的觀光旅遊品質,到底該如何構思與操作?我們期待觀光組在釐清諸多問題後,找到可以著力與建議的方向。

【環境】將環境意識融入社區營造及觀光產業,奠定永續發展的基礎

環境組首先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台東面臨什麼樣的環境問題?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環境空間?如何讓環境恢復生機?以及對現有的環境資源應該如何去講述和推廣?透過問題的思考,進一步則提出一些想法與對策,例如,以社區為單元,支持社區發展成為環境教育學習的場所,並建立整合環境教育資源、志工資源的平台。將環境意識帶進產業中,讓社區自主,找到目標、投資自己,朝向永續經營。環境組並認為,應以先減後加,環境至上,客人為後的方式,來營造台東的觀光,朝體驗式參與、工作假期發展。

【產業與人才培育】找出台東在地特色,培育具備「實作」能力的人才

合併討論的人才培育組與產業組,首先在人才培育方面,期待先找出跨族群文化、跨主流與非主流社會都必須存在的「人才」能力,來補足教育體系下所缺乏的能力。此外,人才培育組也提出,台東其實擁有大家都忽略的在地優勢,那便是「實作」的才能。一直以來人們習慣把人才歸為「動腦型」,但其實可透過反向思考,強調實作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在實作背後的一套「知識系統」。產業方面則提出幾個概念性思考,像是團隊養成,產業的前後端供應鏈,人才社區化,以及設備技術的提升等等,對於產業的改變其實都有很大的影響。然而產業組最後也提到,必須再仔細思考台東在地的需求以及問題究竟為何,再針對確切的問題提出解決方式。

【原住民】從內部討論開始,針對不同議題提出部落觀點

原住民組今天的討論則很特別,嚴格說來,花了很多時間在釐清「原住民」這個議題是否需要特別獨立,主要是針對這樣的討論機制以及人員結構有所憂慮。因為原住民區域所面臨的問題,可說是涵蓋了現在已有的議題面向,因此,有人提出,是否原住民組是提供其他組別中,原住民參與討論的部落經驗與權益,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不過,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原住民可以討論的問題雖然可以包涵其他議題,但是部落觀點有其特殊性,應該先從內部作為起點,進行原住民內部的議題討論。最後,在小組成員一番激烈討論之後,決議後者為優先的考量,先從原住民內部討論開始,讓同是面對部落危機的朋友,圍在一起對話與分享。

【醫療社福】從解決相關資源不足的困境出發,思考發展醫療觀光產業的可能性

醫療社福組一開始先提出許多待解決的困境,例如大武地區到屏東之間並無任何醫療站,醫療資源以及緊急醫療載送工具之缺乏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初步的改善方向與建議。首先是籌設南迴醫院,建立直升機運輸醫療系統的可行性,再者是強化醫療巡迴專車、設備,以及預防醫學宣導,還有增加友善老人的醫療專車。除了面對醫療資源不足的困境之外,該組更認為,利用台東自然環境的優勢,可以積極朝向建構養生村的方向思考,一方面能夠帶動醫療觀光產業,更可建置整合醫院之間的醫療資源的制度。社福方面,該組表示還有許多討論空間,但仍提出以下幾項思考原則:1.成立青少年育樂中心2.社工人才培育3.家婦中心功能提升,最後則是在醫院增設心理師的編制。

【都市發展】發展台東市成為「友善綠環境、低碳慢生活」的城市

都市發展組討論之主軸則在於,定位台東市可以是座「友善綠環境(老人、居民)、低碳慢生活」的城市。並從都市藍綠空間的定位與軸線整合以及重要/重點空間的利用與處理兩方面進行探討。在「都市藍綠空間的定位與軸線整合」方面,提出了建立都市生態系統(都市的珍珠項鍊系統)、強化市中心區與藍綠空間(海濱公園)串連的兩個方向。「重要/重點空間的利用與處理」方面,則分析了台東市內幾處重要空間的使用,例如台東大學校區再利用,南京路及周邊空間,台東生活美學館、台東美術館、鐵道藝術村與市中心商業區空間等等。除此之外,台東新站、鼎東客運山、海線總站的整合,以及未來台東的土地開發與景觀管制,也都在都市發展小組中展開熱烈討論。

進行到最後的綜合討論分享,整個論壇時間已經將近七小時,大家仍然相當有耐心的聽完每一組的報告,第一次台東論壇,在大家的堅持下,圓滿落幕。

2月18日這一天,台東大學體育系四樓的教室內,有一群人,從氣溫微涼的上午,一路埋首思考,絞盡腦汁到夕陽西斜的傍晚,面對十年四百億的花東地區發展基金,踏出勇敢築夢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分組小論壇的方式,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各項議題,逐步建構完整的論述與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

花東到底怎麼發?「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第一次台東論壇,像是一場馬拉松長跑的起點,在全程為「十年」的里程中,將以積極正向的願景訴求,期待公部門的聆聽,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共同打造未來永續的美好生活。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3/17(六)花蓮場【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



「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於去年通過,政府正規劃十年四百億的「花東發展基金」來促進地方發展(註1),令民間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政府與民間的想法,總是存在著落差,民間對政府的四百億規劃究竟有什麼想法?或有自己的主張要提出?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是由花蓮、台東民間團體自發性地聯合籌辦,目的是建立一個民間交流、發聲的平台,針對「花東發展議題」進行討論,一方面持續由民間主動追蹤、監督政府在花東條例中十年四百億基金運用的規劃內容,並在網路上定期發布訊息讓社會大眾了解政府執行進度;另一方面,本論壇將邀請地方民間團體與人士集思廣益,共同討論東部發展的一些構想與行動方案。

來自民間的零星發聲看似微弱,但長期累積出的多元觀點,相信會對政府決策,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力。「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2012年起將舉辦數次,並由「東海岸評論」專欄扮演記錄報導、觀點交流、訊息傳遞的平台角色。

2/18(台東)、2/19(花蓮)已進行過兩地首度的小論壇,而3/17於花蓮則是第一次的大型聯合論壇(未來形式為台東、花蓮輪流舉辦)。不論是團體、社區、部落在地經驗的分享、專業發展論述的整理,或是願景及行動方案的發想與提出,都將成為多元交流的內涵,我們誠摯邀請您3/17前來交換意見、腦力激盪,一起持續關注並參與這影響花蓮台東未來發展的關鍵十年!

註1:請參考花蓮縣政府計畫 網站

時間:2012年3月17日(六) 9:30—17:00
地點:東華大學壽豐校區工學院(理工二館)四樓國際會議廳
報名聯絡人:荊暘睿(阿荊) 電話:0970862829  E-mail:2022forum@gmail.com

聯合發起單位: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東台灣研究會、東部發展聯盟、藍色日出、東海岸文教基金會、有人在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海風咖啡、自然形成空間工作室、好的創藝工作室、冉而山劇場、Mr.C&C工作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財團法人平安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附設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

3/17聯合論壇-花蓮場次線上報名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在「微型經濟」架構下的原住民樂舞展演方案

◎吳思鋒(劇場工作者)


去年六月,在當時的立法院會期最後一天強渡關山的〈花東發展條例〉,今年將進入計畫實施的第一年,花東兩縣莫不強力爭取今年度的五十億預算,花蓮縣政府更在最近頻頻喊出十二大重點建設,其中「太魯閣觀光國際劇場」、「部落亮點──台灣原住民市集(文化表演建構計畫)」、「豐濱山海劇場」三項重點建設皆以文化展演為主題。但從表演藝術的位置思考,這非但不表示「表演藝術」即將苦盡甘來,在花蓮迎接盛世,就目前政府貪求速度,輕忽基本軟體不足的境況,更意味著「表演藝術」與文創、觀光等產業被粗糙、輕率地劃上等號,面對這樣的局勢,我們需要審慎以對。

除去「部落亮點」是運用既有場館(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館)之外,其餘兩者皆要先興蓋硬體設施,動輒上千萬乃至上億的經費可能就這樣再度投入,由此看來,地方政府顯然也陷入「硬體先於軟體」的僵化思路。另一方面,近來很夯的「定目劇」正是前三項計畫的共同詞彙之一,然而因為原住民與漢人、外國人的文化差異,以及對於觀眾端的顧慮等因素,這三項計畫中的展演內涵,很難會是原汁原味的原住民傳統。我們從電影《賽德克巴萊》抑或因花博而生的《百合戀》,都可以看到製作者因市場考量,改變原有內涵的實例。即便從藝術性思考,這裡所討論的展演,勢必是原住民傳統樂舞經過現代劇場程式(舞台燈光技術、視覺場面調度等)加以轉換的展演,這是我們看到這三項計畫時必須清楚區辨的語意,否則和政府所說的攪和在一起,同樣得背負混淆視聽的咎責。

三棧社區協會規劃的部落文化行程,部落青少年在旅客用餐時演奏木琴,既是迎賓同歡,也是文化的傳承。
三棧社區協會規劃的部落文化行程,部落青少年在旅客用餐時演奏木琴,既能賓主同歡,也能讓部落文化傳承。

關於原住民樂舞的展演方案,我記起去年七月參加三棧社區健水半日遊的美好經驗,這是一個由當地部落成立的協會規劃,包含溯溪、竹筒飯製作、獵人遊戲等元素的部落文化行程,預定行程結束約莫傍晚,我們洗淨身體,動身向上坡走,準備享用野菜美食,用餐的過程,協會安排了部落青少年到場演奏木琴,這不是五星級飯店的piano bar,卻讓人深切感動。隔天我們沿太平洋下行,晚間抵達豐濱鄉的升火工作室享用原住民料理,為了款待台北友人,我們事先邀請當地的阿美族音樂創作者阿努(Anu Anukaliting)親臨現場,分享他的音樂,以及屬於他那族群的古老歌謠。那一串串對我們這群漢人來說猶如遙遠國度的族語,成了我們那晚最美好而溫柔的催眠。

不需要五光十色的燈光音效,阿怒一把吉他、梵梵一只木箱鼓,簡單的木平台,就是最好的表演場
不需要五光十色的燈光音效,阿美族創作歌手阿怒一把吉他、梵梵一只木箱鼓,簡單的平台,就是最好的表演場。

我要說的,是一種在「微型經濟」架構下的原住民樂舞展演,不一定是群體的樂舞,不需要華麗繁複的舞台燈光,而是去到部落「現場」,接受原住民的展演分享,也以傾聽與理解回饋他們的分享。就我所知,已經有愈來愈多的部落(社區),「已經」或者「正在」規劃自己的接待行程。以部落或社區的微型經濟,不只讓當地人享有民主的決策過程,也能享有民生的可能,只要政府願意提供培訓、整合與行銷的實質資源與力量,串連這些光點,向外推廣,這會比將觀光客集中在特定區域,又必須大興土木的政策來得可貴,而且效益不但不會變小,也能夠將利益均衡回給各部落(社區)。

可是,我也必須悲觀地說,政府不能進行雨露均霑的政治性分配,而是必須審慎擬定從培訓、輔導到整合與行銷的工作過程,引導每個部落(社區)從當地的文化特色與資源條件建立起自己的微型經濟系統;再者,1990年代「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還有後來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成立,雖然帶來許多資源,卻也混亂了人心,一個部落(社區),在資源進來之前,必須認真思考這份資源之於自己的部落(社區)的關係,資源有時就是爭鬥的開始。

尤其是面對縣政府喜好大興土木的局勢,我們絕對需要審慎以對。

※本文同步刊載於東海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