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我們的身分 我們的話語 我們的地方

◎夏黎明(台東論壇召集人)



2012年2月18日,台東一群約五十人左右的朋友,用一整天的時間聚會,討論如何運用花東條例,十年四百億的時間與經費,面對地方的未來。2月19日,同樣在花蓮,也有三十位朋友,鎮日聚精會神地分析花東條例所帶來的限制和機會。花蓮和台東的朋友,更是自發性地共同組成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希望在東台灣百年史上頭一回的花東條例進程中,積極參與,貢獻智慧,一起打造地方的願景。

2012/2/18、19台東花蓮兩地分別舉辦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改變花東未來的行動方案。(攝影/吳如媚、林國勳、偉迪、李姮憓)
2012/2/18、19台東花蓮兩地,分別舉辦2022花東願景 公民論壇,從日常生活經驗出發,提出改變花東未來的行動方案。(攝影/吳如媚、林國勳、偉迪、李姮憓)
  
這些參與的朋友,有世居花東的人,也有晚近的新移民,有返鄉創業者,也有負笈東部的學子,有早餐店老闆,有咖啡店伙計,有創意市集負責人,有開設計工坊,有退休公務人員,有媒體從業者,有牧師,有教師,有醫師,有社區工作者,有非政府組織成員,有農夫,有民宿業者,有小學校長,有大學院長。職業上和工作上,天差地遠,卻能夠平等地群聚一堂,自掏腰包買便當來開會討論,因為,這些人有著一個共同的身分,我們是花東公民,我們願意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展現熱情,貢獻心力。

面對花東條例,以及龐大的國家機器,我們這一群生活在花東的各行各業朋友,能夠貢獻的,會是什麼呢?我們的願景,我們的論述,能夠切題,能夠形成力量的條件,又會是什麼呢?除了當然是一種民意之外,我們能夠說服政府,採納我們建議方案的正當性基礎,將會是什麼呢?

我們的話語,我們的想像,主要來自於在花東的日常生活經驗。我們對議題的討論,主要不是來自於對數據的掌握,而是來自於藉由生活經驗中所淬煉出的敘事與見解。因此,我們建構願景的脈絡,不是理論,不是專業知識,而是在地經驗,我們行動方案的提出,不是SWOT分析,而是切身之苦,是曾經走過。可以說,整個論壇的對話,不論是內部或外部的,其正當性建立在對厚實生活經驗的咀嚼與回看。

參與的朋友,來自各行各業,各有專精,但在論壇的分組討論中,每位參與者只有一種身分,我們都是在地居民。因此,都市發展的討論,可以有環保人士,有小學老師,有防災專家,產業議題的討論,可以有社區工作者,規劃師,工坊技師,早餐吧老闆。藉由對在地生活經驗的挖掘與敘事,尋找問題,凝聚共識,建構願景,其間或有爭執,無法聚焦,整個過程卻是深刻的,契合在地脈絡的。由此提煉而出的話語和想像,有其視野上的侷限性,卻富於故事性,生動有力,如此貼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

這是我們的地方,一個充滿著許多人記憶與生命意義的空間。作為在地居民,我們回看這個生活空間,思索個人與地方的關係。作為花東公民,我們更展開具體行動,透過討論,透過對話,試圖建構一套由在地生活經驗出發的願景論述,共同參與花東條例,十年轉型的這一段歷史,也讓2022花東願景公民論壇,成為許多參與者個人,一段精彩的生命故事。

※全文同步刊載於東海岸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